搜索

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下半句才是现实,很扎心,说出世间冷暖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12:29 来源:聚焦媒体网

《史记》夹缝中有很多小故事,特有意思,稍不留意,就会错过。比如:赵悼襄王时,屡次被秦围困,可赵境内却无人能领兵。有一天,赵王酒后,脑子突然清醒过来,开始琢磨这事。思来想去,他决定重新启用廉颇。此时,廉颇在大梁居住数载,虽得魏王厚待,却未得魏王信任,自然就得不到重用。廉颇是身在魏,心在赵国。拜将前,赵偃遣一心腹去看廉颇,想看看他是老骥伏枥还是垂垂老朽。廉颇见到赵使,便知赵王意,当使臣面,一顿饭吃了一斗米、十斤肉,还披上披甲跨马,以示宝刀未老。然而,使者却这样向赵偃汇报:廉颇将军虽然上了年纪,胃口却很好。但是,同和我喝酒片刻,就上入厕三次。《史记》中原话是这样的:廉将军虽老,尚善饭,然与臣坐,顷之三遗矢矣一句话,不足20字,就让赵偃认为廉颇老矣,不堪重用。而廉颇至死不知,有人使绊子。自己忠心报国,却奈何奸佞小人的一句话。自此,赵国无廉颇。其实,这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小秘密,就连赵襄王也未曾察觉。他的最亲密、最信任的队友——郭开不想廉颇回到赵国坏自己的“好事”。因为,赵偃一次家宴上,廉颇让郭开当众出丑,郭开因此怀恨在心。所以,郭开不想廉颇回赵国助力。在这位使者见廉颇前,郭开重金贿使者,让他阻止廉颇回赵国。其实,还有一个更隐秘、不为人知的秘密,赵襄王死都不知道的秘密。他的发小兼宠臣郭开早已投秦,收受秦重金贿赂,在赵国搞反间计,离间赵君王关系。秦国的重金收买了赵相郭开,推动了赵国灭亡的速度。这真是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。有关这句话,还有一个小故事。从前,在榆树村里,有个叫榆苗的人。他在四十岁那年,被小鬼勾了魂。在去阴间路上,榆苗求小鬼放过自己,并许诺每年给小鬼五万冥钱。小鬼一听,觉得有利可图,就带村西的榆树交差。阎王见状怒道:我要榆苗,你却勾榆树。小鬼狡辩说,榆苗长大就是榆树,且不承认办错差事。见下属反驳,阎王勃然大怒,叫小鬼速速前去勾榆苗。拿人手短,小鬼认为自己应该信守承诺,不能勾榆苗,就勾来榆墩子。交差时,小鬼再次诡辩,榆树老了就被人砍了,现在就剩榆墩子。阎王听后哭笑不得,心里却明白,中间一定有猫腻,他决定亲自出马,回来再拿问小鬼。阎王来到榆苗家,只见榆苗正在推磨。榆苗一见阎王,赶紧跪地哀求:“阎王爷,我上有七十老母,她行动不便,你就让我把这磨推完再跟你走,不然我娘以后要没得吃,要饿死的。”阎王面露愠色,不为所动。榆苗继续加码,每年给阎王五十万冥银。阎王摇摇头,不作声。榆苗再次加码,每年给阎王一百万冥银。阎王眉梢微动。榆苗乘胜追击,许诺每年给阎王五百万冥银。阎王喜形于色,说看在榆苗孝顺的份上,帮他推几圈磨。榆苗心中暗喜,再次许重诺,以后每年给阎王一千万冥银,求放过,求活到百岁,给老娘养老送终。阎王一听,心中狂喜,决定成全榆苗孝心。回地府前,他带走了村尾的榆根。小鬼见阎王勾回的不是榆苗,好奇的问阎王,怎么也勾错人。阎王瞪小鬼一眼说:“就许你勾个榆树、榆墩子,就不许本王勾榆根吗?”这个民间小故事,读来好笑,为此还诞生了一句民间俗语,“有钱能使鬼推磨。”后来,晋时鲁褒在《钱神论》中评价道:有钱可使鬼,而况人乎。这就像客家地区常说的:只要你肯花钱,什么事也有人替你干。其实,这句话还有下半句——“无钱鬼也不开门”。它更现实,道出没钱人的心酸无奈。它是说:倘若你穷到连冥币都买不起,即便寿终正寝,在敲响地府大门时,小鬼都不屑一顾,嫌为你开门浪费时间。初听只觉是句玩笑话,但仔细琢磨,就读出现实问题。人穷时,方知人情冷暖,才能看清身边的人。正如《增广贤文》: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所以说,人性面对金钱诱惑,经不住考验。有人会说,钱非万能;但没人否认,没有钱万万不能。或许,你会有同感。至于“有钱能使鬼推磨,无钱鬼也不开门”为何总于鬼挂钩?我是这么认为:在传统观念中,鬼怪象征邪恶,象征人心之恶念。而这种“恶念”,极易受到外在影响,尤其是金钱的影响。倘若放任不管,恶念就会膨胀,膨胀到你无法控制的地步,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。就像郭开那样,追逐金钱,为金钱所累,抛弃一切道义。而自古以来,这种人不胜枚举。所以,在生活中,我们要学会控制欲望,压制邪念。钱是把双刃剑,生活中处处需要钱,离不开钱,没有钱寸步难行。说实话,此话不假。但是,底线不能丢,越过底线,便是深渊,万劫不复。在金钱面前,我们要守住那根底线,方能不被吞噬。毕竟,人生除了钱,还有更多值得追求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下半句才是现实,很扎心,说出世间冷暖,聚焦媒体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